“不怕死”的工程師遇見“倒不了”的塔吊
最近比較熱的也是大家備受關注的新聞就是天津的爆炸事件,8.12特大爆炸事故的硝煙已逐漸散去,流離失所的人們開始逐漸踏上回家的路程。對他們來說,爆炸發生前后的日子也許恍若隔世,曾經熟悉的場景已經一去不返,內心的傷痕也需要時間慢慢彌合。然而就在這里,在爆炸現場300米之遙的地方,我們見證的一些人和一些事,使我們仍然堅信——有一些寶貴的事物,是不會輕易被爆炸所摧毀和壓倒的。
讓我們跟隨金魁塔吊的腳步,走進天津爆炸事故現場,看看在這里發生了怎樣不同尋常的故事。
濱海新區瑞海物流倉庫爆炸時,隔著一條幾米寬的馬路,中聯6臺TC5613塔機正矗立在對面的萬科海港城施工現場,從海港城開始籌建到如今準備封頂,中聯塔機在這里作業已超過一年。
走到塔吊身邊時,旁邊30多層高的大樓在爆炸的劇烈沖擊下,已經只剩斷垣殘壁。遠處一公里外的樓房玻璃全部被震碎,爆炸點周圍一片狼藉,殘余物四散飛濺,到處都是散落的大鐵片。
隨著爆炸現場的清理工作逐漸完成,為了保證客戶財產的絕對安全,中聯重科建起天津分公司兩名服務人員謝劍韜、唐代杰在救援組的配合下對塔機開始進行兩晝夜的全面檢查。
300米處的事故現場還在燃燒。濃厚的黑煙緩緩伸向空中,空氣中充斥的不明物體上下浮動,而此時救援隊告知我們,防毒面具已經用完。由于塔機緊挨著唯一的救援通道,如果塔機受爆炸沖擊波的影響,出現鋼結構損壞,很有可能發生倒塌。救援通道處來來往往的人員,非常危險。了解到情況緊迫性的謝劍韜和唐代杰二話沒說,顧不上防毒面具,只找來兩塊口罩隨意套在嘴上。
爆炸事故出現后,現場已經斷電,無法乘坐電梯,140多米高的塔吊,謝劍韜、唐代杰快速熟練地爬上塔機,首先對每一個標準節的每一處焊縫及螺栓連接進行檢查,長時間盯著一個小縫隙,眼睛被刺得酸痛,閉上眼睛揉一揉,又接著排查。
緊接著對電控系統外觀、結構件、起升、變幅、回轉電機及減速機進行了全面的巡檢,確認是否受爆炸沖擊物沖擊而導致外殼破裂、損壞。為了確保絕對安全,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,謝劍韜、唐代杰對附墻鏈接處每一個螺栓的松緊也進行再三確認。
每確認完一臺設備安全后,他們內心就充滿了滿滿的力量,又馬不停蹄的爬上第二臺設備。6臺塔機,累計將近1000米的高度,上塔,下塔,上塔、下塔……衣服、頭發被汗水浸濕,顧不上抹去眼角的汗水,心里只有一個聲音在鞭策:“仔細、再仔細一點。”
當謝劍韜、唐代杰從塔機上下來時,戴在他們嘴上的白色口罩幾乎能滴出水來。被太陽烤得紅彤彤的臉上終于露出放心的微笑。
正是這樣的中聯精神,才能成為大國重器的楷模;正是這樣的中聯人,才能為客戶的財富保駕護航?磪,身后的那一臺臺帶有中聯logo的塔機依舊不屈的佇立在那里。它們在默默積蓄力量,當災后重建時再向世界展現中聯精神的強大力量!